蛋黃酥為1970年代,台中寶泉食品所創,可說是台灣特有,之後各個糕餅店演變出不同特色不同風味的蛋黃酥。
餅皮考驗著師傅的烤功;紅豆餡不能死甜又要能撐起蛋黃酥的靈魂—鹹蛋黃;鹹蛋黃要有點油,又不能有腥味。
做好一顆蛋黃酥真的不容易。
王鵬傑嘔心瀝血三個月,挑戰做出最強、最好吃的蛋黃酥。
他失敗了20幾次,才做出自己滿意、不愧對客人的蛋黃酥。
紅豆餡的做工繁複,通常是將煮熟的紅豆用果汁機打碎,用紗布包覆,在冷開水中反覆搓洗到豆沙濾出,再將豆沙和糖翻炒均勻。
王鵬傑堅持保留紅豆皮的香氣,測試了許多種紅豆、熬煮時間和比例。
過程中最辛苦的是鹹蛋黃,先要找到優質新鮮的鹹鴨蛋,用米酒浸泡,再低溫微烤定型。
同樣也是試了再試,憑藉著一股毅力和自我精進,終於成功保留蛋香和油潤的質地。
寶島的各個角落有許許多多各行各業,默默的、很努力的在工作崗位上,把自己的本分做到最好。
仰不愧於天,俯不怍於地;沒有人鞭策也沒有人要求,他們在乎的就是品質和態度。
支持與鼓勵每一個在工作崗位努力不懈的人
#台灣之光蛋黃酥
#莎士比亞烘焙坊
#王鵬傑大師
#世界麵包冠軍